小暑要少动多静
7月7日是小暑节气,温度持续升高。中医认为,暑邪为阳邪,炎热升散,最容易伤及人体头目,出现心烦、面赤等属热证,严重者可导致高热中暑。因此,调养心神在小暑节气显得尤为重要。
在中医看来,节气变化与机体健康、心情状态密切相关,这就是为什么每当秋高气爽,人们往往心情舒畅,而在寒风骤雨、干燥闷热时,心情就会变得抑郁低沉、烦躁易怒。

小暑后,气温进一步升高,火热邪气容易干扰心神,加之气温高使得人体能量消耗较大,容易出现各种燥热不适,此时宜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以免阳气外泄太过。这里在饮食、作息及运动上给大家一些建议。
饮食适量。脾胃乃人体的后天之本,机体的健康运转、运化五谷营养,全靠脾胃的运营和支配,一旦脾胃有失健运,疾病也就接踵而来。
小暑养好脾胃,关键注意两点:饮食适量和忌寒凉。天气热,会使人莫名其妙出现食欲不振、没有胃口等问题,因此饮食不宜贪多,适量即可,尤其是晚餐,千万不可夜宵冷饮一起下肚。
夏天,很多人对冷饮特别偏爱,但脾胃喜温,过多的寒凉会伤到脾胃,因此冷饮要少吃,最好不吃。消暑可以选择白扁豆、薏米、西瓜、黄瓜等食物。
午间补觉。夏季昼长夜短,夜间睡眠时间少,适当午睡是对精力和体力的补充。
对于体虚、睡眠不好、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应该格外注意给自己创造一个休息的环境,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建议大家中午吃过饭后最好能保证30分钟左右的午休时间,这对身体机能恢复有很大帮助。
由于天热引起的心烦意燥、晚上易醒、失眠等问题,大家可以在日常饮食搭配中加点浮小麦、酸枣仁和百合,三味药食同源的食物皆有宁心安神的功效,尤其适合小暑时节。
运动宜缓。中医认为,汗为津液所化,津和血为同源。现代人大汗淋漓的出汗运动是对身体的无形伤害,时间久了会出现无精打采、乏力,甚至心慌等问题。
在气候炎热的小暑,运动宜缓不宜剧烈,避免运动量过大、时间过长,更不能挥汗如雨,建议大家可选择晨练,打太极拳、做八段锦操等都可以。
此外,夏季中午气温最高,阳气最盛,建议大家午间不要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并尽量减少外出,及时补充水分,以免津液大量流失而出现身体不适。
当前页面地址:http://www.rrjkw.net/yangsheng/siji/9021.html
-
无相关信息
今日推荐
爱是日常 无需紧急 世界
- 爱是日常 无需紧急 世界避孕日:从容“避孕”是女性
- 过敏体质宝宝吃什么奶粉比较好?4大类低敏奶粉盘点
- 跨界破圈!同仁堂股份携手超级小爱焕新中医健康服务
- 湿疹反复别乱涂!分阶段选药膏才是关键
- 守护“睛”彩童年 | 玉林华厦&童乐汇开展“眼科小
- 搭建产品服务体系,富德生命人寿推进养老生态建设
- 圆满收官 !2025首届上海国际个人保养博览会成功
- 逸创医疗:家用医疗器械在健康管理中的革新之路
- IgA肾病是什么病?耐赋康实现对因治疗,且已纳入医保
- 关于“王蕊瑜伽课程太坑人”的网络负面信息 ,王蕊
- 睡觉时总在凌晨3、4点醒来,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 MRD的进阶之旅:从预后价值迈向适应性治疗新时代
- 重磅!吉因加参与申报的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获
- 简橙王蕊瑜伽:开拓互联网赛道,引领中老年人健康养生
- 简橙在线教育APP:提升中老年人健康水平,太极导师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