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之后 心血管疾病高发
夏季警惕心血管疾病高发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心脑血管疾病爆发的季节。研究显示,气温达到35℃以上,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就会飙升。这是因为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器官的供血相对就少了,气温升高,心跳、血流速度会加快,心肌耗氧量也会随之增加。
专家建议,夏天应随时摸摸脉搏,观察脉搏跳动是否正常,尤其在感到头晕、乏力、胸闷、心悸等身体不适时。正常情况下,人的静息心率为70~80次/分钟;对于老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的脉搏跳动频率应该在60~90次/分钟之间。
晨练别太早
建议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应尽量避开早间时段锻炼。炎热天气下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尤其要少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最好穿着浅色、透气和宽松的棉质衣服,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
保证水充足
夏季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血液黏稠,极易突发心脑血管事件。每天的喝水量不少于2000~2500毫升,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
温差别太大
如果长时间身处温度过低的空调房,猛一出门到高温环境中,温差的骤然变化,很容易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梗或脑梗。
6个原因在夏季诱发心血管疾病
1.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5倍,回到心脏的血流量也显著增多,这样势必加重心脏的负担。
为何心血管疾病会在夏季发作 心血管疾病病因 夏季警惕心血管疾病
2.人在高温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从而增加心脏的工作量。
3.夏天出汗多,人体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血液黏稠度升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血凝倾向,导致缺血或心脑血管堵塞,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4.闷热的天气,人的情绪容易烦躁,植物神经紊乱。医学研究表明,高温下心情长时间烦闷,容易紧张、产生抑郁,随着症状的加重,其引发的猝死、心梗等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也会逐渐上升。
5.夏夜天气燥热,而且昼长夜短,人们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睡眠,而休息不好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诱因之一。
6.空气中湿度增高,含氧量降低,容易导致缺氧。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脑动脉硬化的人,心脑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当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充足,活动适量,又服用了有效的血管扩张剂时,病人可能不会有什么不适的感觉。
当前页面地址:http://www.rrjkw.net/yangsheng/jibing/5911.html
- 
				    无相关信息
今日推荐
爱是日常 无需紧急 世界
- 爱是日常 无需紧急 世界避孕日:从容“避孕”是女性
- 过敏体质宝宝吃什么奶粉比较好?4大类低敏奶粉盘点
- 跨界破圈!同仁堂股份携手超级小爱焕新中医健康服务
- 湿疹反复别乱涂!分阶段选药膏才是关键
- 守护“睛”彩童年 | 玉林华厦&童乐汇开展“眼科小
- 搭建产品服务体系,富德生命人寿推进养老生态建设
- 圆满收官 !2025首届上海国际个人保养博览会成功
- 逸创医疗:家用医疗器械在健康管理中的革新之路
- IgA肾病是什么病?耐赋康实现对因治疗,且已纳入医保
- 关于“王蕊瑜伽课程太坑人”的网络负面信息 ,王蕊
- 睡觉时总在凌晨3、4点醒来,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 MRD的进阶之旅:从预后价值迈向适应性治疗新时代
- 重磅!吉因加参与申报的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获
- 简橙王蕊瑜伽:开拓互联网赛道,引领中老年人健康养生
- 简橙在线教育APP:提升中老年人健康水平,太极导师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