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怎么治?治疗上这些误区你进了吗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液,有时加上十二指肠液向上反流进入食管,引起烧心、反胃、胸骨后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吞咽困难、食管出血和贫血。专家指出,此病十分常见,发病高峰期年龄为60~70岁,25%的患者年龄超过75岁。胃食管反流,特别是经常的、重度的反流,可引起的健康危害绝不可低估,应重视以下3个方面。
(一)反流物会损害与破坏食管黏膜屏障,会引起黏膜炎症、糜烂,甚至发生溃疡、出血,这些病变如不能及时痊愈,日久可导致食管狭窄,影响进食,甚至在病变部位发生细胞类型转换,由柱状上皮细胞代替正常的鳞状上皮细胞,形成所谓的“巴立特(Barrett)食管”,后者已被公认为是食管癌的癌前状态。
要说明的是,并非有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酸等典型症状的患者都有食管黏膜明显炎症,其中大多数患者内镜检查无肉眼可见的食管炎症,可能的解释是这类患者的症状与食管黏膜对反流物中的损害因素具高敏感性有关。
(二)反流物尚可侵蚀咽部、喉部声带和气管而引起慢性咽炎、慢性声带炎和气管炎。
(三)胃食管反流引起的胸骨后疼痛易和心绞痛混淆,误诊率很高,导致一些病人长期接受针对冠心病的药物治疗,浪费医疗资源。文献提示,35%~65%被疑为心绞痛的胸痛病人是食管源性胸痛,其中80%系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误区有哪些
认为可以不吃药
当出现症状时,多数患者认为,通过改变饮食及生活方式就能控制症状,而不去医院就诊、用药。的确,膳食结构变化、激烈竞争等带来的精神压力已经成为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对该病患者确实很重要。但对于疾病的治疗,单靠慢性腹泻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药物。
自己服用非处方药
对反流性胃炎的患者来说,药物治疗的目的包括两方面,一是缓解症状,如烧心、泛酸等,治愈食管炎;二是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未经医生同意自行停药
有些患者虽然选对了疗法,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他们感到症状减轻了就会错误的认为疾病治疗了。但是停了一段药之后症状就会复发,这样反复的停药,很容易导致病情加重。
当前页面地址:http://www.rrjkw.net/yangsheng/jibing/2459.html
- 
				    无相关信息
今日推荐
爱是日常 无需紧急 世界
- 爱是日常 无需紧急 世界避孕日:从容“避孕”是女性
- 过敏体质宝宝吃什么奶粉比较好?4大类低敏奶粉盘点
- 跨界破圈!同仁堂股份携手超级小爱焕新中医健康服务
- 湿疹反复别乱涂!分阶段选药膏才是关键
- 守护“睛”彩童年 | 玉林华厦&童乐汇开展“眼科小
- 搭建产品服务体系,富德生命人寿推进养老生态建设
- 圆满收官 !2025首届上海国际个人保养博览会成功
- 逸创医疗:家用医疗器械在健康管理中的革新之路
- IgA肾病是什么病?耐赋康实现对因治疗,且已纳入医保
- 关于“王蕊瑜伽课程太坑人”的网络负面信息 ,王蕊
- 睡觉时总在凌晨3、4点醒来,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 MRD的进阶之旅:从预后价值迈向适应性治疗新时代
- 重磅!吉因加参与申报的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获
- 简橙王蕊瑜伽:开拓互联网赛道,引领中老年人健康养生
- 简橙在线教育APP:提升中老年人健康水平,太极导师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