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父母看病要注意三件事
什么情况下该带父母去医院做检查?带父母就医该做哪些准备?相信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台湾《康健》杂志最新刊文指出,陪父母看病要了解三件事。
1.别把疾病当成老化。老人家身上的许多症状有些是正常老化,例如视力减退、听力退化;有些是疾病却被误认为是老化,例如认知障碍(经常忘东忘 西,子女认为老了本来就会记忆力不好);有时症状表现很不典型,例如老人的感染症常常没有典型的发烧,而是胃口不好、活动力不佳。
尤其是有情绪障碍的老人,往往以身体症状表现,像是沮丧、行动缓慢、食欲差、常卧床、头痛、胸闷、疲惫等,“很可能是老人忧郁症,一般人多认为 这是正常的老化,或以为是本来的内科疾病引起的,”台湾老年精神医学会常务理事、台湾大学精神科医师黄宗正提醒,对老人来说,很多内外科的疾病会让脑部某 些区域或回路缺损,脑部会有较多病变,一旦忽略早期预警,容易延误就医治疗。
当父母出现不舒服的症状时,子女可记下各种症状出现的时间与频率,然后带着目前爸妈服用的药物去看诊,如果还是不太舒服,可提早复诊。台北荣总 高龄医学中心主治医师刘建良表示,老人家的病情说变就变,不能等。更重要的是,一旦老人家出现三种状况:昏(意识不清)、痛(急性疼痛)、喘(呼吸急 促),要立刻送急诊。
2.陪父母看病别抢着说话。台湾大学老年医学部主治医师陈人豪认为,除非是身体功能不错,只有一些小毛病的老人,可让他们去自行就医,否则,建议子女(或主要照顾者)最好能陪同看病协助表达,让医生有充分的信息确认诊断。
台湾大学家庭医学科副教授卢丰华发现,很多时候是家人以为医生看病时间短促、担心老人家讲不清楚、讲不完,所以急着帮腔,“这会让老人家变得无法表达。其实这是医生的责任,有没有好的问诊技巧很重要。”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康复理疗科副主任医师庄平表示,老人希望被尊重,医生只要技巧得当,放慢讲话速度,声音别太尖锐,就可以慢慢问出老人家的想法。
如果陪同的家属过于强势,或讲得跟老人家不太一致,有经验的医生会分开问,请家属先出去,“例如忧郁症老人,也许老人家想表达些想法,家属在旁让他不想说,”陈人豪补充,有些老人家有被迫害幻想或认知障碍,不能只靠病人主诉,需要照顾者陪同,对确诊很有帮助。
3.陪诊最好带齐服用的药物名单。许多医生指出,子女带父母就医时,最好能把父母目前使用的药物、药单或其他医生诊断说明带上,以使看病更有效率。
当前页面地址:http://www.rrjkw.net/renqun/laoren/4634.html
-
无相关信息
今日推荐
湿疹反复别乱涂!分阶段选
- 爱是日常 无需紧急 世界避孕日:从容“避孕”是女性
- 过敏体质宝宝吃什么奶粉比较好?4大类低敏奶粉盘点
- 跨界破圈!同仁堂股份携手超级小爱焕新中医健康服务
- 湿疹反复别乱涂!分阶段选药膏才是关键
- 守护“睛”彩童年 | 玉林华厦&童乐汇开展“眼科小
- 搭建产品服务体系,富德生命人寿推进养老生态建设
- 圆满收官 !2025首届上海国际个人保养博览会成功
- 逸创医疗:家用医疗器械在健康管理中的革新之路
- IgA肾病是什么病?耐赋康实现对因治疗,且已纳入医保
- 关于“王蕊瑜伽课程太坑人”的网络负面信息 ,王蕊
- 睡觉时总在凌晨3、4点醒来,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 MRD的进阶之旅:从预后价值迈向适应性治疗新时代
- 重磅!吉因加参与申报的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获
- 简橙王蕊瑜伽:开拓互联网赛道,引领中老年人健康养生
- 简橙在线教育APP:提升中老年人健康水平,太极导师薛












